为缩短管线距离、减少能耗、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生产管理,工业制剂厂房通常将生产、仓储、配套公用工程及生产管理、质监中心有机组合在一栋综合建筑体中。在建筑设计时,应按不同的生产功能、使用功能来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
一)一般要求
甲、乙类生产的洁净厂房,宜采用单层厂房。其防火墙间至大允许占地面积,单层厂房应为3000㎡,多层厂房应为2000㎡。丙、丁、戊类生产的洁净厂房其防火分区至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每一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无尘车间管理制度
5.1 洁净室人员管理制度 5.1.1 洁净室的人员管理包括:制定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责、洁净室人员的准入制度、 人员培训教育规定、进入洁净室人员的“人净程序”管理和退出管理制度等。 5.1.2 人员净化与进入 5.3.2.1 在洁净厂房内众多的污染源中,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工作人员 在洁净环境中的活动,会明显地增加洁净环境的污染程度。 5.3.2.2 对于别洁净区域,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并规范进行二次更衣。 5.3.2.3 要获得生产环境所需要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或延长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 命,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物料进行净化十分必要。 5.3.2.4 为保持洁净室空气洁净度,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室人员带入的污染物。 所有进人洁净室的人员必须严格地按规定程序进行人身净化。 5.3.2.5 个人衣服物品全部放到的柜子里,去掉化妆,换上的服装,按 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应的顺序,放在规定的衣柜内。 5.3.2.6 进入室,在更衣凳前将皮鞋、拖鞋、帆布鞋等脱下放在鞋柜内,禁 止不脱鞋直接跨越更衣凳而进入更衣室。 5.3.2.7 若公司后期发展需要更高洁净级别要求的洁净区域(指高于ISO Class7 级别)进入前,需要设置盟洗室用洗手器洗手(先用洁净洗涤剂洗涤,再用洁净水冲洗。洗涤后用自动烘手器烘干)。 5.3.2.8 凡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经常洗涤。不要用手触及高净化产品和高净化 包装材料等。要按规定戴手套和指套。
总之, 洁净厂房的总图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协调与组合过程, 设计前应尽可能收集足够的相关资料, 自始至终贯彻G M P 精神, 从洁净要求, 方便生产, 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 为下一步的厂房平面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这项工作应以围绕洁净技术与生产工艺要求为中心展开, 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限定、分割及定性。
G M P 要洁净厂房的平面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平面布置合理、严格划分区域、防止交叉污染、方便操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