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洁净区域相对较大的制剂生产厂房,人、物流通道往往由两部分组成,即洁净区外部的人、物流通道及洁净区内部的人、物流通道。洁净区各个生产用房往往由内部通道相连以满足不同的生产工序的需要,这些内部通道同时也作为洁净区人员的安全疏散路线,通过安全疏散门与外部非洁净通道相连,人员通过外部通道到达室外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间。建筑平面设计时应合理构筑人员安全疏散体系,洁净区外部通道尽可能环通,达到多向疏散的目的,尽可能避免袋型走道,同时也有利于消防扑救。
无尘车间标准等级的划分
无尘车间的等级说明
首先是无尘车间标准等级定义如下: Class X (at Y μm )
其中X是无尘车间的等级,例如100或10000等等,Y是粒径如0.2μm , 0.5μm等,可复选。意思就是使用者规定,该无尘室微粒含量,在这些粒径必须满足该等级的限度。以下是几个例子: Class1 (0.1μm, 0.2μm , 0.5μm) Class 100(0.2μm , 0.5μm ) Class 100(0.1μm, 0.2μm , 0.5μm )
在Classes 100 (M3.5) and Greater (Class 100,1000,10000....),一般看一个粒径即可。在Classes Less than 100 (M3.5) (Class 10,1.... ),一般要看多几个粒径。
在洁净生产区内, 将有可能产生交叉干扰的生产按单元单独设置, 各单元有各自的洁净走廊与公共洁净走廊相连, 满足了各单元即相互隔离又能相互联系的要求。整个洁净区域外侧被环形非洁净走廊包围, 该走廊即是物料流动的单独通道, 也成为便于洁净区域管理的缓冲走廊。
该平面设计成功的保障了生产工艺的流畅, 人员流向和物流没有发生交叉和相互干扰, 物流没有出现迂回和反复, 洁净人员流向与非洁净人员流向分离, 辅助机房靠近生产区域, 管道竖井紧邻洁净区域和辅助机房, 且衔接面大, 保证了通往洁净区的各类管线布置合理, 走向明确。各个不同区域之间的缓冲设置合理有效。该平面较为完善的满足了G M P 对洁净厂房的环境要求与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