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CR实验室净化系统规划与设计
以上装置在测试过程中基本上可以控制废气产生源。但是,为了消除废气残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也就是说与实验室整体系统规划与设计密切关系。
(1)平面规划与设计:一种是尽可能采用大型隔间设计,以确保通风顺畅。另一种,PCR实验室净化中的所有设备和设施都有空间放置在墙壁和地面上,确保无处不通风;三是采用不吊顶设计,防止室内涡生。
1●实验室人员防护
确保防护用品配备充足,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相关防护用品及执行的标准:口罩(yy0469-2011)、
防护口罩(GB19083-2010)、
N95 ( 美国NIOSH42CFR841995)、
防护服(GB19082-2009)、
护目镜(GB/T14866)。
也可选用与上述物品有同等功效的国际产品。
实验室医务人员防护: ① 采取三级生物安全防护:穿工作服、工作鞋、戴防护帽、防护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戴KN95 口罩时,外层加戴一次性口罩)、护目镜、一次性防护服、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加穿防水隔离衣,加手卫生。
②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按标准流程依次脱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装备,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
医务人员皮肤、黏膜暴露后处理:立即清除污染物,用吸水材料蘸取0.5%碘伏或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黏膜应用大量0.9%氯化钠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实验室内气溶胶污染不可忽视,因此本实验室在紫外线灯照射的基础上,还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h。本次研究还对实验室环境消毒效果进行细菌学监测未见细菌生长,新冠核酸检测亦呈现阴性,魏巍等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空气样品的性状(包括SARS 病毒核酸)等进行鉴定,由于目前关于新冠实验室环境消毒效果监测的文献报告较少,关于其监测方法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本次疫情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是一场考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个人生物安全防护都是避免院内的重要环节。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意识,时时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改善不足,不断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经过严格的院感防控措施后,目前尚未发现医务人员发生的现象,希望该防控方案能对开展新冠核酸检测的基层机构有一定的借鉴。